Posts

20年後

想像十多二十年後 2025-08-11 發達國家的人口應該比現在少,普遍使用機器,廣泛應用AI 代替人手工作。 讀書 兒童及青少年不多,但也要上學,學習群體生活。有老師,他有一半工作交由AI做,當然監管AI 運作正常。AI不能做的由老師做。有AI老師及人類老師。 工作 高危的工種全部交給機器。超過一半的工種都需要懂AI,起碼要用它來工作。很多的AI 操作員、監控員及維修員。不用AI的,是對人的工種,如臨床心理學家、社工、推銷員、演講、音樂家、演員、藝術創作等。一週工作4天,還有3天的,少數5天。很多人在工餘兼職另一份工作。 消閒 跟現在差不多。旅遊、美食、運動、看電影、團體活動等。當中也有當義工的,到一些慈善團體幫忙。 社會 七十歲還有很多在工作的人。因工作時間少了,消閒娛樂的生意也多了。年長者多,也帶旺了健康行業。交通也方便,大部分是無人駕駛的車輛。電話及互聯網服務更有彈性,選擇也多。電子屏幕也發展到無(少)藍光的屏幕。 by cmlai 2025-08-11 https://www.stoptrek.net/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STOPtrek

STOPtrek.net 2025-08-07 在宇宙創生時,也可以說是時空原點(元點),這是現今技術觀測不到,只能是理論。如果用宗教角度,基督教說是神創的,佛教說是化生的。人類觀測的範圍,不過是一百多億年 (指時間),低於理論上的宇宙年齡。 時空本身是看不到的,但人可以藉著觀察物質移動,去認識時空。人有語言文字,就把觀察到的紀錄下來,累積知識。近世更有電腦,儲存大部分的知識、文化。當然,現今電腦不能把宇宙一切都輸入做分析模擬,人工智能也有其限制。 STOPtrek的構思,就是把一切都熔合在一起,在初始階段,就如宇宙創生,充滿未知數。如母親十月懷胎,到嬰兒出生,為他取名字一樣。宇宙中有生命、有人、人有智慧去認知這世界。 STOP:  S: Space T: Time O: Object P: Person trek: track net: link all the elements 雖然現狀只是一個網站,未來可能是資料庫、Apps或其他。現階段的構思,只是描述許多最基本的元素。這些元素會發展、成長、變化,好像蝴蝶的生命一樣,開始時只在樹葉上爬行,然後是蛹、成蟲、下一代的蝴蝶、進化再進化,可能說得太遙遠了。 不論如何,變化是永恆的規律,且看看這走過的足跡trek。 https://stoptrek.net/stoptrek/ by cmlai 2025-08-07 https://www.stoptrek.net/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的預言/謊言 2025-07-21 所謂的世界末日,大多是譁眾取寵,不準確,甚至誤導。 最近所謂的日本大地震,專家早已發出警告,現在已是地震的活躍期,沒有必要特別恐慌。再看看其他的,如十六世紀的法國預言家Nostradamus,後人認為他預言1999年7月世界末日,但在他的預言書中,預言到21世紀,這矛盾不攻自破;既是世界末日,那在此之後就不應該再有預言了。 中國唐朝的推背圖,不排除經過後人篡改;預言唐後二千年,有些未應驗的,最少有兩種解讀,總是會中的。更誇張的是瑪雅預言,只不過是一個週期結束,另一個週期開始。 最神秘的應該是《易經》,它本來是本解釋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典籍,但後人把它看成是占卜的書。現代人把它歸類為哲學、命相,而中國文化也深受其影響,中醫學說不乏易經的內容。今日的風水學說也源於它,三元九運,180年。 辜勿論未來是否可以用術數預測,人總是會對未來恐懼、憧憬。未來是果、今天是因,這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今天我做什麼,影響著明天的結果。對嗎? by cmlai 2025-07-21 https://www.stoptrek.net/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在時間線上的我

在時間線上的我 2025-06-23 《改變現在的你,迎向未來的你》 昨日的我已經過去,未來的我還沒有來: 只有現在的我。 現在的我受過去的我影響,形成現在的我;那麼未來的我呢?(有三個「我」!)三個「我」會同時出現嗎? 這本書是講三個「我」。未來的我遇見現在的我,會怎樣呢?訴苦埋怨嗎?後悔嗎?這是第三章及第七章,如果只讀兩章,這兩章是必讀的。 在「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之間,是漸變的,也許某些時間是突變,這情況也會出現在「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之間。既有來自外界的影響,也有內在的欲求。現在和未來之間也許不協調,出現自己跟自己不和的情況。客觀上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同一個人,實際上「忒修斯之船 Ship of Theseus」是有機會出現的,過去和未來,可以完全是兩個人。 「現在的我」可以是「永恆的我」,不願也不肯改變;改變必定要是向更好方面改變,才算是finish well。生命正面影響生命,這世界才會變好。誰想活在混沌骯髒的世界中呢?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30295 改變現在的你, 迎向未來的你: 幫助你徹底突破財富、健康困境的神奇之書 Your Future Self: How to Make Tomorrow Better Today 作者:Hal Hershfield 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2 目錄 專文推薦 和未來的自己合作/黃國珍 盛讚好評 導 言 第一部 啟程THE JOURNEY AHEAD:我是誰? 第1章 隨著時間流逝,我還是原來的那個我嗎? 第2章 未來的我……那個人真的是我嗎? 第3章 現在的我與未來的我之間 第二部 亂流TURBULENCE:從現在到未來,我們可能犯下哪些錯誤? 第4章 噢!我錯過班機了 第5章 糟糕的旅行計畫 第6章 做出錯誤的決定 第三部 著陸THE LANDING:使現在通往未來之路更平順的方法 第7章 與未來的自己相遇 第8章 堅持到底的絕招 第9章 讓現在的自己好過一點 結 語 致 謝 注 釋 by cmlai  2025-06-23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軌跡2

軌跡2 名字 https://hkese.net/article/653345 翻譯•詮釋•解釋•註釋•理解 https://hkese.net/article/679459 工具容器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html?m=1 生命與人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27.html?m=1 系統•網絡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31.html?m=1 字典 https://hkese.net/article/721414 是前言,也是後語 軌跡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6/blog-post.html?m=1

軌跡

軌跡 2025-06-12 在茫茫宇宙中,各種大大小小的恆星,遊走各處,萬年億年,似乎無窮無盡。恆星的一生,有其軌道:星系的、星系團的,跟隨著大規律,不能隨意。有些恆星有行星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有些恆星會有伴星(另一個恆星),各行星就圍繞「雙星」運行。基本上,不論是恆星還是行星,其軌道是可以計算的,沒有自由意志。 星系團、星系、恆星系、行星系等,全都按著出生後的各種參數,定出軌道;只有極少數的星體,漂浮不定,去到哪裡,就受哪裡的星體影響其軌跡。人的一生,到底有沒有一份「出生藍圖」,按著其「軌道」運動呢?有人認為有,這些是命相家、玄學家、現代更有「人類圖」;另一些人認為沒有,人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更有一些「中立派」,是先天因素加上後天努力,成就非凡/平凡一生。 軌跡,也是印記。過去的,慢慢變淡、模糊、然後忘記了。仔細觀察後,有些是完全消失不見的,有些卻是不能磨滅的。是留下好些呢,還是消失好些?消失了,背負也少了;有時忘記也是件好事。記得太多太牢,某些時候是重擔,壓著自己不能向前行。更麻煩的是,過去的軌跡出現在未來的軌跡上,一再出現在未來的軌跡上,它會不會使自己疲乏呢?未來的,並不是完全不知道的,像恆星行星一樣,可以計算出來;但又會受附近星體影響,有些變化。更常見的是,自己的心思意念更能左右未來軌跡。 在無窮無盡的空間上,人不能逆轉,只能跟著地球的軌跡;由永恆的過去到永恆的未來,人也無法掌管。人所能把握到的是有限的空間和時間(生命),在時間另一邊,是什麼等著我呢? by cmlai  2025-06-12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系統•網絡

系統•網絡 2025-05-31 系統是有秩序、有層次、有組織,可以是動態或靜態。系統內有不同的元素/成分,會變化,系統內和系統外大多會有「物質交換」。例如各種生命,輸入物質,在體內轉化,排出另一種物質。生態圈也是系統,動物吃植物,植物吃泥土,泥土中有動物排出的物質;是動態的,並維持平衡,偶然也有外力打破平衡,但這不平衡會自動回到穩定的平衡狀態。 宇宙中的星系是系統,分子、原子也是系統,按著物理定律活動。人類發明的各種機器,都可算是系統,特別是電腦;嚴格地說,「電腦」應正名為「電腦系統」:硬件、軟件、人機介面都是系統的一部分。輸入、處理、輸出/存儲,是電腦系統的基本概念。沒有輸入、輸出算不算是系統? 電腦由發明到如今,不只是一個系統,還是一個網絡,最初是一部主機,接駁上多部終端機,讓多位用戶一起使用。由一點接駁到多點,是星形網絡;這是數學題,點與線的連結,還有樹狀結構,兩種網絡連在一起的結構,演變成複雜的網絡架構。 網絡不是電腦獨有的,街道是最常見常用的網絡,街道還衍生出巴士路線、鐵路、天橋、隧道等交通網絡,在建築物內的通道、門、冷氣槽等,更可以發展到三維網絡。還有電路圖、迷宮、河流,靜態和動態的都有。 順帶一提,電腦和 Internet 是不同的,電腦是一部機器,好像巴士站,Internet 是網絡,好像巴士路線。路線也可以是抽象的東西,如組織架構、分類法的「上中下層/多層」、家譜,可以由一節點,跟線路逐漸走到另一不相關的節點,呈樹狀結構。 當網絡和系統緊密地結合/熔合一起,這是不是天地宇宙萬物呢? by cmlai  2025-05-31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