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修道•算命

修道•算命•赤馬紅羊•週期•循環 Source https://hkese.net/article/1056770 English translated by DeepSeek 2025-10-15 Cultivation · Fortune-Telling · Red Horse and Red Sheep · Cycles · Circu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ncompasses numerous forms of divination, including those based on birth dates and times such as Eight Characters (Bazi), Zi Ping, and Purple Star Astrology (Zi Wei), as well as physiognomy (face reading) and palmistry. The West has its own systems, like astrology, while modern times have introduced Human Design and blood type analysis, among many others. Divina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near black-box operation: input one's birth time, process it through calculations, and output a result. Of course, not all methods are entirely black-box; some are open or semi-op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s are invariably rooted in the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which also finds application in other field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ng shui, and e...

清理記憶

清理記憶 2025-10-08 忘記是正常的,尤其是不重要的事情。過去的事不可能一一記住,想留下的就寫下。這是人腦的保護機制,若什麼都記得,反而是病,記憶超載不能忘記,是極重的負擔,例如創傷、 忿怒等情緒。當然,隨著年齡人的記性變差,是正常的,不用介懷;只需要記著重要的,寫下來或找人提醒自己就可以了。 事實上,我們會記得許多無謂的事,專家說那是一種印象、情緒記憶。讀書工作要記的是資料,那是強記,其持久性是疑問,要看人的意願。 在人腦中的記憶,很多不隨人的意志把它緊記或忘記,裡面有些「垃圾」要清除,也有許多需要「牢記」。 另外,人也會隨著年齡而收集/保留許多物件,特別是自己鍾愛的,當想保留的東西越多,佔據不少空間,就會把認為無用及沒有保留價值的清除。其實定期檢查自己的「東西」,移走不保留的,是個好習慣,因為這動作同時也是整理自己的記憶,也許還能牽起/清除自己的情緒/印象。過去的生命痕跡,有沒有必要帶到未來?或者問問自己,到生命的另一端時,需要那些留下? 這些,有部分是「身外物」,有些是人際關係,如照片、書信等。自己喜愛的,不一定會留到最後。在收拾自己的過去,同時也是在思考未來。再問問自己,希望有個怎樣的未來呢? 記憶的心理學 https://treehole.hk/psychology/%E8%A8%98%E6%86%B6/?srsltid=AfmBOopMX2j27eSNqvmJul-VcZ04Nk45BL6C1_eounpiofVfSTTMipOt 斷捨離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895?sloc=main_mb 超常記憶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B6%85%E5%BF%86%E7%97%87 寬恕始能忘記 https://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ode=9789888365562 by cmlai 2025-10-08 https://www.stoptrek.net/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STOPtrek 1

STOPtrek STOPtrek: Stage 1 finish and to be revised 2025-10-06 在核心概念部分,基本上完成,正在修訂中。大家可以給些意見。 整個概念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最中心的部分是時間、空間、物質,其他是衍生出來的:系統網絡、命名分類、屬性、人、物體中的物體(objects in an Object)、事件等。 語言文字只是媒介。概念混合了物理、天文、語言、生命、哲學、科學、電腦等元素。軌跡或叫紀錄,就好像是部時光機,用以回溯,也可展望未來。 生命是什麼呢? https://www.stoptrek.net/stoptrek/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8/stoptrek.html?m=1 by cmlai 2025-10-06. 中秋節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颱風

Image
颱風 2025-09-28 所謂「颱風」,籠統地說是「熱帶氣旋」。最初是一股熱帶擾動 tropical disturbance, 然後是低壓區 tropical depression, 再而熱帶風暴 tropical storm,這時候才被命名,如Ragasa (港譯樺加沙)。這時看它是否能吸收能量,進而成為颱風、超級颱風。當然,它過了巔峰後就往回走,登陸後能量一直減弱,最終變回低壓區,再而消散。 颱風中心是風眼,風眼壁 eyewall 是颱風風力最大的地方,這風力一般都會報道出來,風眼的移動速度,就是整個颱風向某方向 (如西北偏西) 的移動速度(Ragasa幾乎全程都是22km/hr)。風眼直徑一般是幾十公里,不過也有更大的。超強颱風有時會換風眼 eyewall replacement,換完後往往比之前更強。不過Ragasa在換完後跟之前的一樣(230km/hr),即是它換眼失敗;在換眼過程,它眼壁的風力是稍為減弱的(220km/hr)。 颱風的高度是對流層的頂部,上面是平流層。當外面的風不斷向風眼捲進去,到風眼壁時就往上爬,上了平流層,然後再向外走。北半球的颱風是逆時針向內轉動的,風到了平流層就順時針向外走。 颱風沒有明顯的邊界,不過可以用等壓線和風力等級去判斷颱風的半徑。一個大氣壓約是101.3kPa,當氣壓到了這數字,或風力比45km/hr低的地方,可以算是邊界範圍。Ragasa最大時的直徑,橫跨整個廣東省沿岸。 對地球表面某地點,如呂宋、台南、香港、澳門等地方,會因颱風的走近和遠離發出警報,讓居民及早做到準備。警報系統各地不同,香港和澳門較接近,中國使用顏色,菲律賓使用數字。而警報系統有其歷史沿革,可以只是一至四級警報,也可以去到六七級警報。 風力和風速是使用同一單位的,是指風移動的速度,有方向。可以參考蒲福氏風級表,對照一下颱風的等級、警告等級的數字。看數字能準確描述風力,而所謂「熱帶風暴」、「颱風」、「颶風」等名詞都有地域性的定義,如香港在2009年才加上「強颱風」、「超強颱風」,這些字到東太平洋及大西洋都變成了hurricane。 颱風是空氣、水、熱合成的系統,還得加上地勢(山勢),它似乎是把一團空氣圍住了,不斷向外吸入空氣,捲到風眼壁,上平流層才放出來,完成一個循環。有時我懷疑,颱風的重量集中在哪裡呢?會是風眼壁嗎? 颱風,可以說是風水之學,當然不...

三個世界

三個世界 2025-09-15 「世界」一詞,源出佛教: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為「世」,欲界、色界、無色界為「界」,「世界」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總稱。日常用來指不同範圍領域,如「科技世界」、「藝術世界」等,甚至可以隨意使用。 由佛教延伸出來的概念,我可以這樣分三種世界: 1 自然界 日月星辰、雲雨大氣、江海、山石、森林植物、飛鳥走獸,不包括人類。 2 人類 有人的世界,家庭、家族、社會、制度、文明、人際、國際、歷史、科技等,凡牽涉人的都包括在內。 3 人體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體由物質組成,人體內自成一個系統,是體內的世界。不純粹是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精神、靈魂層面,不論信不信。靈魂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只是宗教上所說的靈魂。 只是三個世界嗎?我認為不同的分類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這裡的三種世界,只不過由一個世界裡分出來的。 by cmlai 2025-09-15 https://www.stoptrek.net/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bookmark

BOOKMARK1 STOPtrek https://www.stoptrek.net/Download0/bookmark1.html

給它一個名字

給它一個名字,然後呢? 名字本身無需解釋,每種物品都要有名字來稱呼它,作為記號、標籤,跟任何語言文字無關。 許多時候,名字並不是實物,而是一類實物的統稱,如水果、動物,是人類認識自然界的重要一步,邁向抽象及思維。有時分類還分得很仔細,是相當專業的分類。在商業社會,每種貨品甚至有編碼,用來分開不同種類的貨品。 今天我們買東西,商店不但把貨品分門別類便於搜購,製造商更有不同顏色大小可供選擇,同一名目之下的小分類。 名字有時會另有意思:水果橙,橙也用來做顏色名,還有其他的形容詞、動詞去描述物件。 一個物件,不同部分也有名字,如桌子:有桌面、桌底、桌腳幾部分。電視機有屏幕、按鈕、電源位等部分。人的身體也有頭、身、腹、手、腳等,這些部分名稱常借來指稱其他物品,把它拆開後還有零件的名字。 有些地名,可能源自人名,更帶有歷史感。如唐代,除了指時間,也指當時的疆土。街道名稱在開闢後要起名字、建築物有專名。 古代的中國人名,有姓、氏、名、字、號等:姓岳、名飛、字鵬舉。現代人比較簡單,但也有藝名、筆名等。如查良鏞,筆名金庸:金庸是專指他是「作家」這身份。 許多專有名詞,都由人命名,除了子女名字,還有藝術作品名、機器名、工具名、遊戲名等。 隨著人類增加的知識,各種學科名及術語也日漸多起來,甚至普及。同一事物,可以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名字,如夏天的颱風,統稱做「熱帶氣旋」: TC, Tropical Cyclone, 熱帶氣旋 TD, Tropical Depression, 熱帶低氣壓:沒有專名 TS, Tropical Storm, 熱帶風暴:有專名,如:韋帕 Wipha 熱帶氣旋類別 接近風暴中心之最高持續風力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1至62公里 熱帶風暴 每小時63至87公里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88至11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