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幻覺真實

幻覺真實 Quotations Einstein didn't think time was an illusion https://iai.tv/articles/tim-maudlin-einstein-didnt-think-time-was-an-illusion-auid-2317 In a famous letter to a bereaved family friend, Einstein wrote: “For those of us who believe in physic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s only a stubbornly persistent illusion". Time’s arrow: Albert Einstein’s letters to Michele Besso https://www.christies.com/en/stories/einstein-letters-to-michele-besso-3ecca787d9be4463a8695269259d6c00 For people like us who believe in physic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as only the importance of an admittedly tenacious illusion.’ 從時間的七個指向認識「如來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82&cid=128&page=8 道德經(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前篇: 捉住光線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2/blog-post_21.html?m=1 很多人說,眼見為實。當真? 日常的言語,有很多成對的相反詞,如真假、實在/虛幻、是非等,少部分是沒有的,如「存在」,是有、還是沒有,不會有中間狀態。 假作真時真亦假。看魔術表演時,看來...

捉住光線

捉住光線 vs 化成時間 續: 時間錯覺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2/blog-post_14.html?m=1 愛因斯坦想像捉緊光線,隨它而行,孕育出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是關於質量和能量的,廣義相對論是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普遍用在天文學上。它也是很多時間旅行的科幻小說的題材來源。 時間是很抽象的觀念,在相對論中,跟光速有極密切的關係,而光速是造成「空間距離」和「時間間隔」的根源。捉住光線是什麼意思呢?我想是捉緊時間,看看前後左右的空間會變成怎樣吧? 愛因斯坦說「過去、現在、未來是虛妄的」;我有時覺得時空是個假象、不真實。時空是物質所寄存的地方,變幻無定,過去有的,今天沒有了,明天也許又出現了。過去的不能去追回來,未來的不容易捉住。唯一有實在感的,是「現在」:握著的手機、坐著的椅子、吃飽了。 相對論的是宏觀宇宙,不是人類經驗得到;量子論是微觀世界,非常理的邏輯,但都跟時空有關係。不妨用想像力,把時空切割成一份份:在微觀空間上,物質已化成最微小的電子、中子、甚至再細的夸克(純理論),這極細小的尺度上,有極細小的時間尺度,非人類感觀知覺。 人對時間的知覺,我個人推想最短不過十分之一秒左右,或者有人感覺到二十分之一秒,這由視覺和聽覺去決定的。明白什麼是解像度吧?電腦螢幕的解像度越高,人眼就分辨不到那些鋸齒形的斜線和圓形的邊了。另外,如電風扇,在靜止時看到三塊扇葉,但在轉動時只看到一個圓形;如果人對時間的解像度夠高,還是可以看到三塊扇葉在轉動。一秒鐘超過100轉,誰也看不到本來是三塊還是八塊扇葉了。本來是運動的,變成靜止了。 同樣原理,假設人的視力解像度可以看到原子,但時間解析度不夠,只看到像皮球一樣的球體,看不到運動中的電子,更看不到原子核。時間解析度夠高,就可以看到「高速運動的電子」和「若隱若現的原子核」。而太陽系,如時間解析度過低,看不到運動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只看到太陽周圍有許多圓環,這些環就是行星的軌道。今天的攝影術,已經做得到太陽在空中移動的軌跡,其他物體的軌跡也是使用相同技術做到的。兩架並排的巴士向同一方向同一速度前進,彼此是靜止的,是靠背景才看得出在運動。又如手機螢幕或電視螢幕,我們很清楚知道螢幕本身是靜止的,播放出來的視頻是個假像,真相是螢幕的顆粒在不斷轉換顏色,形成一個動態的畫面。(宇宙會是個超巨型的螢...

時間錯覺

時間不是幻覺,是錯覺 現代有些「科學家」說,時間是幻覺,並不存在。那麼我們有沒有仔細思考過呢? 「時間不存在」,這是種矛盾的說法。任何東西存在,一定在時間中存在,即使只是在一小段時間中,也是存在。時間不存在,本身已否定存在本身,也否定空間和物質。時間不存在,就是否定宇宙、人類、甚至意識存在。所謂時間只是存在於人的意識中,意識存在就是時間存在。直接地說,時間不存在、時間是幻覺,都是否定自身的存在。 我會說,時間也許是錯覺。 在這裡不多說相對論和宇宙論,只討論思維中的時間觀念。「客觀」(外在)是指日期鐘錶顯示的時刻和時段。「主觀」(內在)的是人體驗的時間,如: 1 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2 在我爺爺結婚前 3 在搬家後 4 颱風快迫近了 5 明年中學畢業 日期上的今天和鐘錶上的此刻,都是「現在」,是一種人類製定用來量度時間的外在刻度。生物有內在時鐘,配合晝夜循環。人人都會經歷從小到大,這全是時間的印證。 上列前三項,是印證過去,後二項,是印證未來。寫在人腦中的紀錄,印在人心中的感覺,都見證著時間的流逝。一年一年地過去,過去的事成為記憶,有些記得,有些忘了,有些記錯了;對未來的感覺,有些是知道的,是計劃好的,好像每天都會日落一樣,每年都有暑假一樣。人類歷史、家族淵源,都是時間的烙印。生命的延續,是證明時間存在的有力證據。 未來不是不可知的,天文學家測量天體的運行,計算出未來的位置;人會有計劃,為未來準備。只是未來有很多未知的變數、意外,計劃可能取消或修改。人對自身的了解也不足夠,你是否可以預知若干年後,會不會死於意外、被殺或殺人?每天的新聞,不是總有些交通意外、火災、水災嗎? 昨天新聞 元朗三代命案 https://www.stheadline.com/breaking-news/3428702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 https://www.stheadline.com/china-taiwan/3428388 意外可以使人忘記過去,甚至清空所有記憶,改變人的性情。記憶是跟時間相關的,人腦的記憶可以外延,由父親、祖父口述到自己的記憶中,寫下來留存後世。人還有心的記憶:愉快、痛苦、忿怒、憂慮、煩惱等,都不是外在客觀的存在。忘記過去的痛苦、忿怒的情緒,好好活在現在,走向未來。時間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理論科學家,由相對論、量子論等引申出時間是幻覺,是微觀和宏觀兩種的角度去看,並不是...

宇宙有過去和未來嗎?

宇宙有過去和未來嗎?   這是篇二十年前的舊稿。 ------- 最近重讀霍金的《時間簡史》, 覺得有些題目可以深入探討。 天文學是怎樣定義宇宙的? 宇, 是指上下四方, 即所有的空間。 宙, 是指古往今來, 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 宇宙不就是包括了一切的空間時間嗎? 天文學是怎樣定義空間的? 離開了物質, 定義不了空間。但它算不算是物質存在的外延呢? 天文學怎樣定義時間? 物理學和天文學向來都沒有定義好。不過它是物質、能量的運動及變化必定牽涉的。 它需要重新定義:日常生活、天文物理、心理學、哲學宗教。 天文學怎樣定義物質、能量? 所謂的宏觀物質, 如恆星、人類肉眼所見的周圍環境, 所謂的微觀物質, 如原子、質子、夸克等。 能量可看成物質所擁有的一種屬性, 而且可以與其他物質交換, 也可與物質轉化(質能互換)。 力是否可以看成是一種能量? 有時是能是力並不分得清楚: 電磁是力是能? 風是力是能? 物質、能量、力是否可以看成同一種東西, 不同的顯現形態呢? 有人說: 能在內, 力在外。 磁鐵中的磁能是內在的, 把它移近鐵釘, 鐵釘便會自動走向磁鐵上, 是外顯的力。 強風儲有風能是內在的, 它吹過大風車, 風車轉動了, 是外顯的力。 力會改變物體的速度。 以上一段掫自CL Chan http://groups.yahoo.com/group/hkas/message/22068 的回應。 有時細心去檢視一些天文學及物理學的一些基本術語, 這些術語並不由其他術語導出, 甚至只是一些普通名詞, 會發現當中隱藏了不少問題 (或稱之為知識、奧秘, 可戲稱為「鑽牛角尖」)。 1 宇宙作為整體, 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 原來只對觀察者來說的。觀察者的位置就是現在, 他所觀察到的, 由於空間相隔, 都是過去。他所等待觀察的, 就是未來。宇宙作為整體, 是包括了所有的空間時間, 沒有觀察者。觀察者只是宇宙極微小的一部分, 他不能觀察整個宇宙, 因為他不能觀測未來。 宇宙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全是對觀察者來說的。很有人擇原理的味道。 2 時間箭頭 同樣, 時間箭頭對宇宙來說沒有意義, 但對觀察者來說卻是有意義的, 對局部的物質來說才有意義。某處打碎了的玻璃杯, 時間箭頭是玻璃杯及附近的時空, 由未碎指向碎。這是物質的變化, 變化指示了時間流逝, 能量分...

蛇 2025-01-31 蛇年紀念品 蛇年揮春 蛇年利是封 蛇年公仔 蛇年郵票 蛇年運程 蛇年畫 蛇年書 蛇•傳說 蛇•雕塑 蛇•食譜 蛇•拳譜 蛇•星象 蛇•百科 蛇•語文 蛇•動物 蛇•玩具 蛇•模型 **** 蛇•成語 蛇鼠一窩 虎頭蛇尾 虛與委蛇 杯弓蛇影 兩頭蛇 畫蛇添足 蛇頭 打草驚蛇 龍蛇混雜 人心不足蛇吞象 **** 蛇•電影電視 青蛇 蛇形刁手 人蛇大戰 狂蠎之災 毒蛇嚇機 蛇•音樂歌曲 金蛇狂舞 蛇•文學 白蛇傳 蛇•遊戲 貪食蛇 **** 蛇 •蚺 •蟒 •蝮 Snake •Serpent •Python •Viper ####$$$$$#### 過了立春才是蛇年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1/1901-2100.html?m=1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1/ai.html?m=1 ####$$$$$#### by cmlai  2025-01-31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算命•宗教•人生•AI

算命 + 宗教 + 人生 Apps: MixerBox AI Producer: MB Tools Executed date: 2025-01-05 1q  算命可信嗎? 1a  算命的可信度因人而異。對某些人來說,算命可能提供情感上的安慰或指引,尤其是面對不確定性或困難時。而對另一些人來說,算命則可能被視為迷信或不科學的行為。 信仰算命的人可能認為它能夠揭示未來或幫助他們了解自己,但它並沒有科學依據。最重要的是,個人應該以批判性的態度看待算命,並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經驗作出判斷。 如果你對算命有興趣,可以試著保持開放的心態,但同時也要理性對待,並不要完全依賴它來做出重要決定。 2q  有人說算命是有套像數學公式的方法,這公式是怎樣來的?算命有多少年歷史了? 2a 算命的歷史悠久,涉及多種文化和傳統,主要包括占星術、周易(易經)、命理(如八字)、風水等。這些方法通常基於特定的哲學、宇宙觀和符號系統,並且各有其獨特的解釋和應用。 算命的數學公式 占星術:基於天體運行的位置,根據出生時間和地點計算出命盤,然後解讀行星和星座的影響,這涉及到一些天文學的計算,但並不完全是數學公式。 命理學:例如八字算命,通常是基於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通過五行的相生相克來分析個人的命格,這也是一種系統化的方法,但更多的是在於文化和哲學的應用。 數字命理:這是一種基於數字的算命方法,通過將名字或出生日期轉換成數字來尋找個人特質和命運的趨勢。 算命的歷史 古代中國:算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周易的出現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古代印度:占星術在印度也有悠久的歷史,源於古代的天文學,大約有數千年的記錄。 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這些地區的文明也有其獨特的占卜和算命方法,與天文和自然現象有關。 總結來說,算命不是單一的公式,而是多種文化和哲學的結合,歷史上有著豐富的傳承。是否相信算命則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和經驗。 3q 歷史上有沒有一些算命出名的人? 3a 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算命師和占卜師,他們以其預測能力和對未來的洞察而聞名。以下是幾位著名的算命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雖然他更以儒家思想聞名,但在《易經》的研究中他也包含了占卜的元素。 張衡(公元78年-公元139年):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對天文...

性格類型-命格

性格類型-命格 中國傳統有12生肖,西方有12星座。 現代有九型人格、MBTI-16型、血型、人類圖等分類。 其實兩個看似無關的,同樣是把人分成不同類別,一種以「命相」分,一種以「性格」分。這是「標籤」,是A就不是B,這點我並不認同。 九型人格Enneagram,歷史較悠久,本身只有數字而沒有名稱,名稱是現代人加上去的,而且名稱並不一致,同一型可以有三種以上命名。數字看起來較中立,但仍然是個標籤。2號兩旁是1和3,是側翼,2號同時有1和3的特徵。 MBTI-16,它沒有九型人格的側翼,而是四個相反的向度織成的分類,I 內向、E 外向,在心理學家看來不專業,也不承認。再內向的人也有外向時,再外向的人也有內向時。九型人格跟MBTI,都應該只是不同成分的組合,而不是一種標籤。 至於命相,有基於外形的掌相,有人認為是統計學;另有基於生時的生肖、星座、八字,似乎有更多的分類,如 12 x 12 等,也是不夠精細的。難道人的命運只有12 x 12種嗎?同一時刻出生的不只一個,有聽過雙生子有接近相同命運的例子。 風水,有人說是環境科學,我認為也許有一半是對的。風者,空氣也;水者,雨也。關乎地質學、氣候學、建築學、生態學等。風水有三元九運之說,八運與九運之間,並無明顯的分界線,是八運漸退,九運漸進。 日出與日落,雖然可以查天文台找到時間,但這只是個計算值。日出時夜晚逐漸退去,白晝逐漸進來;日落時相反。我認同這種「逐漸」的過程。環觀歷史,一個朝代也是漸退、另一個朝代漸進。 中國的生肖,表面上有一條分界線,但從曆法可以看到,由冬至到春分是個「漸進」的過程,農曆的編制,冬至是個重要的參考點,現時的正月,是漢代曆法制定的。新的一年,由哪裡開始?過了立春是另一種生肖,是下一個循環?天文學上恆星和行星的軌道,是無始無終的,起點是人為的,是方便測量和計算。西方的星座也一樣,分界點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個人認為,每種性格每個人都會有,兩種極端是存在的,但並不會同時出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分類。命相也不要絕對化,畢竟在我看來,跟宗教信仰沒有分別,不能無限上綱。命運者,生命之運行也;命理者,計算也。大智與大道,生命之道,更值得去認識和追求。 by cmlai  2025-01-21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