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

帳戶,帳號,Account

帳戶,「帳」或作「賬」,是紀錄之意。既有帳戶,就有其落籍之處,不能獨立存在,是有寄存的主體。主體可以是最傳統的帳簿,也可以是銀行、現代化的電腦系統。在另一邊,是帳戶的主人/擁有者:[主體]—[帳戶]—[人]。

帳戶中通常有主人的個人資料,特別是「密碼」,就是一條門匙,開啟門後的、屬於主人的東西。電郵、放在雲端的資料、金錢、檔案、照片等。因保安原因,還要多一條鑰匙,就是電話號碼(電話號碼也可以算是帳戶)。當有人用門匙開門,就即時用電話通知主人,有人開門,這人是你嗎?

而主體,就是寄存的地方,好像我們居住的大廈,大廈內有許多層,每層有許多單位,就是大廈裡面的座標(位置),用不同的數字分開不同的單位,絕不能有兩個單位用同一號碼。銀行帳戶、電郵帳戶也如是,如果有人佔用了某一號碼,別人就不能使用同一號碼(帳戶)。不同的是,電腦系統接受用英文字母和數字組合的「門牌號碼」。很自然的,有門就有鑰匙,這條鑰匙(密碼)絕不能給別人。

在以前,門牌號碼加鑰匙就夠了,不過為了更安全,大廈需要主人的手機號碼,做多一重保安。對現代有大量的網上帳戶而言,這電話號碼除了保安,也有很重的商業意味,用作推銷。

手機取代了以前的電腦,商業化的網購,多添了不少帳戶。有帳戶就有密碼,一人擁有多少帳戶,就有多少密碼,散佈在不同的電腦系統中。有沒有想過,萬一互聯網大亂、或長久沒有電源供應,會有什麼後果?密碼給人盜用,後果更嚴重。

一個帳號給了某人,就算給刪除了,該帳號也不會分配給其他人,即使用戶去世也如是。在電腦和互聯網未普及的年代,帳戶除了銀行,其他地方很少會有。在智能手機世界通行後,手機本身已經是一種帳戶,需要用戶登入。如I-Phone、三星、華為等,都要用密碼才能使用。而網上的Google、Yahoo等是網站的帳戶,手機和電腦都可以登入。手機主人可以在手機上多加一個訪客帳戶,在Google同樣也可多加一兩個。管理不同的帳戶,用作不同用途,於是一個人在網上就有多重分身。

因為帳戶是跟人的,刪除帳戶並不等於人的消失/死亡,帳戶內的資料未必一同消失。當換手機時,資料只是從一部機轉移到另一部機:硬件(肉體)死了,資料(靈魂)仍存於網上,在另一部手機中恢復(復活)。網上的世界雖然是虛擬的,但一定要有實體寄存,存儲裝置是有期限的,資料就不斷地轉移和備份,在越來越先進的存儲裝置中。

帳號是很抽象的東西,寄存主體會制定帳號的名稱,完全是數字(一個號碼)、還是文字跟數字皆可、某些可以使用的標點;帳戶內容,可以是帳戶主人任何東西的紀錄。它延伸的觀念,如身份證號碼、講照號碼、電話號碼等,紀錄著個人的資訊,都可算是帳號。




by cmlai
2024-05-03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中國朝代

曆法(時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