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真實

幻覺真實


Quotations

Einstein didn't think time was an illusion

In a famous letter to a bereaved family friend, Einstein wrote: “For those of us who believe in physic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s only a stubbornly persistent illusion".




Time’s arrow: Albert Einstein’s letters to Michele Besso

For people like us who believe in physic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as only the importance of an admittedly tenacious illusion.’




從時間的七個指向認識「如來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道德經(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前篇:
捉住光線


很多人說,眼見為實。當真?
日常的言語,有很多成對的相反詞,如真假、實在/虛幻、是非等,少部分是沒有的,如「存在」,是有、還是沒有,不會有中間狀態。

假作真時真亦假。看魔術表演時,看來像真的,但觀眾知道那是假的,只是不知道竅妙在哪裡。有些視覺圖像,測試受試者的視覺、視障者看到什麼。正常眼睛看到的,跟視障者看到的有什麼分別,問:何者為真?

有些有幻覺的精神病患者,堅持他所看到的,而實際上對他有影響,這「幻覺」就是實際的存在,雖然客觀上不存在。又有一些眼睛有毛病的人,如白內障,他所看到的,也算是「真」的,儘管別人看不到。一個戴上綠色眼鏡的人,所看見的都變成綠色了。


人類的語言,離不開生活體驗。在遠古時代只有對大自然有一點點認識,也就對所認識的命名,如「太陽」、「月亮」等,後來有較多的思維活動,有些名字也抽象化了,如「上升」、「下降」等,最難了解的是「有無」、數字0、「存在」。人有創造力,有作品留存後世,作品就由無到有。「無」有時是指『「有」的虧缺』:如山是由岩石堆積成的,有些「山洞」,就沒有岩石,可以讓人獸走進走出。一張紙,上面有一兩個孔洞,這也是「無」。一個杯,中間是「無」,才可以用來盛水。這種「無」,跟「不存在」有一些分別。這概念不難明白,但很難解釋得清楚。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面的一個角色,客觀上不存在,只存在於這部虛構的小說中。不過許多人把「他」呼喚出客觀世界,有所謂的「齊天大聖廟」。這衝破了真假的界限,真實?虛妄?

現代的科幻小說及劇集,極多「穿越」:在小說中「存在」,在現實中「不存在」;在變成畫面時,後期製作使在視覺上更活靈活現、像真的一樣。人的創作是真實的存在,在作品中存在的是「另類存在」,必需有個寄存主體。又如人的情緒不是客觀存在,必需依附在活人身上。

概念上的存在,最密切的就是「時間/空間」。為什麼時間會分成「過去/現在/未來」?為什麼空間要分為「前後左右上中下」?很多時坐巴士地鐵,看著玻璃,會有兩三個反射的影像重疊,加上玻璃背後的實體,這是兩個影像存在於同一空間。又如兩三面鏡子交錯,一個實體反射出最少三個或正或反的影像。如果玻璃和鏡子不是平面、又有顏色,反影出來的就變形了。一塊完全透明而不反射的玻璃/鏡子是看不見的。存在的變成不存在。在深邃的宇宙中,有沒有這種玻璃和鏡子,混淆人類的觀測?

即使是非客觀的存在,對我們生活有影響的,都可以被認為存在。人有靈魂嗎?如果有,又存在於什麼地方呢?人身體裡面的空間,跟體外的有很大分別,這物體暫時是屬於自己的,在這時空中是個有限的存在。正如愛因斯坦說,宇宙最不可理解的,是這個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by cmlai 
2025-02-28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農曆新年 1901-2100 + 立春

公曆農曆對照

曆法(時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