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在時間線上的我

在時間線上的我 2025-06-23 《改變現在的你,迎向未來的你》 昨日的我已經過去,未來的我還沒有來: 只有現在的我。 現在的我受過去的我影響,形成現在的我;那麼未來的我呢?(有三個「我」!)三個「我」會同時出現嗎? 這本書是講三個「我」。未來的我遇見現在的我,會怎樣呢?訴苦埋怨嗎?後悔嗎?這是第三章及第七章,如果只讀兩章,這兩章是必讀的。 在「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之間,是漸變的,也許某些時間是突變,這情況也會出現在「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之間。既有來自外界的影響,也有內在的欲求。現在和未來之間也許不協調,出現自己跟自己不和的情況。客觀上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同一個人,實際上「忒修斯之船 Ship of Theseus」是有機會出現的,過去和未來,可以完全是兩個人。 「現在的我」可以是「永恆的我」,不願也不肯改變;改變必定要是向更好方面改變,才算是finish well。生命正面影響生命,這世界才會變好。誰想活在混沌骯髒的世界中呢?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30295 改變現在的你, 迎向未來的你: 幫助你徹底突破財富、健康困境的神奇之書 Your Future Self: How to Make Tomorrow Better Today 作者:Hal Hershfield 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2 目錄 專文推薦 和未來的自己合作/黃國珍 盛讚好評 導 言 第一部 啟程THE JOURNEY AHEAD:我是誰? 第1章 隨著時間流逝,我還是原來的那個我嗎? 第2章 未來的我……那個人真的是我嗎? 第3章 現在的我與未來的我之間 第二部 亂流TURBULENCE:從現在到未來,我們可能犯下哪些錯誤? 第4章 噢!我錯過班機了 第5章 糟糕的旅行計畫 第6章 做出錯誤的決定 第三部 著陸THE LANDING:使現在通往未來之路更平順的方法 第7章 與未來的自己相遇 第8章 堅持到底的絕招 第9章 讓現在的自己好過一點 結 語 致 謝 注 釋 by cmlai  2025-06-23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軌跡2

軌跡2 名字 https://hkese.net/article/653345 翻譯•詮釋•解釋•註釋•理解 https://hkese.net/article/679459 工具容器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html?m=1 生命與人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27.html?m=1 系統•網絡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5/blog-post_31.html?m=1 字典 https://hkese.net/article/721414 是前言,也是後語 軌跡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5/06/blog-post.html?m=1

軌跡

軌跡 2025-06-12 在茫茫宇宙中,各種大大小小的恆星,遊走各處,萬年億年,似乎無窮無盡。恆星的一生,有其軌道:星系的、星系團的,跟隨著大規律,不能隨意。有些恆星有行星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有些恆星會有伴星(另一個恆星),各行星就圍繞「雙星」運行。基本上,不論是恆星還是行星,其軌道是可以計算的,沒有自由意志。 星系團、星系、恆星系、行星系等,全都按著出生後的各種參數,定出軌道;只有極少數的星體,漂浮不定,去到哪裡,就受哪裡的星體影響其軌跡。人的一生,到底有沒有一份「出生藍圖」,按著其「軌道」運動呢?有人認為有,這些是命相家、玄學家、現代更有「人類圖」;另一些人認為沒有,人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更有一些「中立派」,是先天因素加上後天努力,成就非凡/平凡一生。 軌跡,也是印記。過去的,慢慢變淡、模糊、然後忘記了。仔細觀察後,有些是完全消失不見的,有些卻是不能磨滅的。是留下好些呢,還是消失好些?消失了,背負也少了;有時忘記也是件好事。記得太多太牢,某些時候是重擔,壓著自己不能向前行。更麻煩的是,過去的軌跡出現在未來的軌跡上,一再出現在未來的軌跡上,它會不會使自己疲乏呢?未來的,並不是完全不知道的,像恆星行星一樣,可以計算出來;但又會受附近星體影響,有些變化。更常見的是,自己的心思意念更能左右未來軌跡。 在無窮無盡的空間上,人不能逆轉,只能跟著地球的軌跡;由永恆的過去到永恆的未來,人也無法掌管。人所能把握到的是有限的空間和時間(生命),在時間另一邊,是什麼等著我呢? by cmlai  2025-06-12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系統•網絡

系統•網絡 2025-05-31 系統是有秩序、有層次、有組織,可以是動態或靜態。系統內有不同的元素/成分,會變化,系統內和系統外大多會有「物質交換」。例如各種生命,輸入物質,在體內轉化,排出另一種物質。生態圈也是系統,動物吃植物,植物吃泥土,泥土中有動物排出的物質;是動態的,並維持平衡,偶然也有外力打破平衡,但這不平衡會自動回到穩定的平衡狀態。 宇宙中的星系是系統,分子、原子也是系統,按著物理定律活動。人類發明的各種機器,都可算是系統,特別是電腦;嚴格地說,「電腦」應正名為「電腦系統」:硬件、軟件、人機介面都是系統的一部分。輸入、處理、輸出/存儲,是電腦系統的基本概念。沒有輸入、輸出算不算是系統? 電腦由發明到如今,不只是一個系統,還是一個網絡,最初是一部主機,接駁上多部終端機,讓多位用戶一起使用。由一點接駁到多點,是星形網絡;這是數學題,點與線的連結,還有樹狀結構,兩種網絡連在一起的結構,演變成複雜的網絡架構。 網絡不是電腦獨有的,街道是最常見常用的網絡,街道還衍生出巴士路線、鐵路、天橋、隧道等交通網絡,在建築物內的通道、門、冷氣槽等,更可以發展到三維網絡。還有電路圖、迷宮、河流,靜態和動態的都有。 順帶一提,電腦和 Internet 是不同的,電腦是一部機器,好像巴士站,Internet 是網絡,好像巴士路線。路線也可以是抽象的東西,如組織架構、分類法的「上中下層/多層」、家譜,可以由一節點,跟線路逐漸走到另一不相關的節點,呈樹狀結構。 當網絡和系統緊密地結合/熔合一起,這是不是天地宇宙萬物呢? by cmlai  2025-05-31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生命與人

生命與人 2025-05-27 宇宙最先有的是「物質」,由物質轉化成「物體」(object),如星塵、恆星、行星等,在恆星和行星上衍生出另一些物質/物體。 我們的地球,還孕育出生命,由微小的細菌、各種昆蟲、海中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走獸、各種植物。有匯聚一起的同種生物,也有不同種類的群集。最後有人類,擁有智慧和創造的能力。 生命有多樣性,同類的往往聚集一起,不同種類的形成更大的群體,組成生態圈。有吃植物的動物,也有吃其他動物的動物,讓生態有動態的平衡。在生態圈的頂層是人類。人類也有聚集一起的小部落,部落聚集成民族,再發展就是國家。 人類經過幾千年發展,建立文明,有社會制度、家族、建立不同的群體。現代的公司企業、非政府組織等,都是群體。人跟人有不同的關係,如家族中的父子、兄弟、叔姪等,組織架構中的上司、下屬職銜、所屬部門。人際關係多樣化,朋友、同學、同事、夫妻,甚至敵人、同盟等,可以隨著時間變化,錯踪複雜。 人的智慧,不知從何而來,有說是演化,有說是神賜。不論如何,人是宇宙中有靈魂的生物,有一個物質的身體。靈魂與智慧,是作為人的主要部分。生命是什麼、不是什麼,可以是個學術題目,簡化地說,生命是活動,由外界吸取能量(食物),維持生命,排出不要的,及繁殖下一代,完成個體生命的週期。 抽象地說,天地萬物都是生命,有開始之時,也有結束之時。 by cmlai  2025-05-27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聰明智慧

聰明智慧 2025-05-19 聰明跟智慧好像差不多,但其實還是有分別的。個人的理解是: 1 聰明或多或少是天生的,也可後天習得。關乎人的能力、解決難題、讀書工作的快慢。IQ 高。 2 智慧也許有天生的,不過我覺得後天培育更重要。智慧幫助人分辨善惡、對錯。人間智慧能使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更能開啟屬天智慧,認識永恆大道、超越生死。 3 聰明與智慧比較,智慧更重要。有聰明卻沒有智慧,只會累人一世。聰明反被聰明誤。 4 大智慧是各種宗教(哲學)所具備的,讓人悟道、是信仰的底層,指導引領人的一生。 by cmlai  2025-05-19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工具容器

tool 工具 container 容器 carrier 運載器 工具 簡單地說,工具是用來製造一些東西,或做某事時需要用到的東西。例如寫字,用的是書寫工具:筆、紙等。鏍絲批用來把鏍絲上在兩件[木材]中間穩固。原始工具是徒手製造的,用工具製作另一工具,另一算是「二次工具」、甚至「三次工具」。機床也是工具。 廣義地說,身邊大部分見到的都是工具:交通工具、各種電子產品、電器、桌子椅子等家具、甚至建築物也可算是工具:讓人住的工具。各種機器也是工具。 那什麼不是工具?人類的藝術創作不算是工具,如音樂、小說、畫作、雕塑等,不過這些都是要使用工具製作及完成。 容器 容器算不算是工具?用來放東西的, 如盒子、袋、櫃桶、杯、桶、罐等,除了有些專門放水或液體,也有放衣衫鞋履、紙幣銀幣、圖書及檔案等或大或小的容器,更有大容器中放小容器的。基本上容器會有「內部空間」,存放另一些東西,這「內部空間」就是「容量」,能收納多少體積的物件。 有些表面看來不算是容器,它沒有「內部空間」,但一般使用上會在其表面存放另一些物品,如桌面、牆壁等表面。還有些更抽象的,如一本練習簿,它的「容量」就是多少頁,圖書的頁數也間接表示它載有多少文字圖片。現代的電腦電子設備,像硬盤、閃存裝置、記憶卡等,也需要寫明有多少容量,單位由以前的多少M,變成現在的多少G,甚至連T也有了。這樣看來,能把物件、什麼東西放進另一物件裡面存儲的,都算是容器了。 運載工具 這是「容器」和「交通工具」的「混合品」。這「容器」是在載滿後(其實未滿也可以),就把「貨物」由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然後把「貨物」卸載,這就算是「運載器具/工具」了。這樣看來,升降機、電梯等都可以歸入範圍更大的「運載器」中了。 試試細心觀察身邊的各類東西,不外乎是以上的各種「工具」,即使是人類的創作、機器等東西,都可歸入這幾類別中。 工具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2023/11/blog-post_29.html?m=1 by cmlai  2025-05-14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